世界周刊2008年3月2日刊登 律師手記 - 選舉與入籍 不應掛鉤

-- 李亞倫律師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局長岡薩雷茲(Emilio Gonzalez)於2008年1月17日在國會前作證,從其提供的統計資料看,2007年夏季共收到超過300萬份的移民申請,而前一年同期只有180 萬份。2007年6月和7月,入籍申請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幾乎350%,因此,處理入籍申請的時間要從目前7個月增加到18個月。

岡薩雷茲說,該局已增雇1500名新職員,其中723名審核員。移民局已獲准再聘回704位有經驗的已退休職員,要求目前的職員繼續加班,並派遣職員到工作比較重的部門協助處理。

但是,該局並未以最快的速度實施這項工作。因此,有人懷疑白宮的目的是以減緩入籍來減少西班牙裔公民數,以保證共和黨候選人能夠再次當選,因為這些選票大都會投給民主黨。

在2007 年申請入籍的120萬個案件中,西班牙裔占大多數。「拉丁美洲全國選舉及官職任命協會」預測,今年至少有930萬西班牙裔選票,比2004年多170萬票。該票數對一些州有影響選舉結果的可能。西班牙裔人不論合法或非法,大多數人支持移民改革。而從2005年起,共和黨對移民問題不妥協,阻攔2007年的全面移民改革法案和下令去工作地點抓人。去年下半年由西裔中心主辦的民調顯示,只有23%的人自認為共和黨黨員,自認為民主黨的人增到57%。

由此可知,西班牙裔的選票極為重要。共和黨為了能保住西裔美人的大量選票,他們應該緩和西班牙裔的關係,採取積極行動確保讓2007年申請入籍者能變成公民並在11月及時投票。

因此,我建議採取下列短期方法,加快處理入籍:

一、調動區域辦公室的入籍官員,從入籍案較少的辦公室調到申請案較多的辦公室。

二、從服務中心調動大多數I-130親屬移民的審核員,到有大量入籍申請的區域辦公室。大多數老練的審核員能很容易地處理入籍案件。剩下的I-130親屬移民審核員應該專注處理美國公民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案件或排期快排到的優先類別案件。

三、從服務中心調動多數職業移民審核員到有大量入籍申請案件的區域辦公室。剩下的審核員應該專注處理排期已到或快排到的職業移民(I-140)和調整為綠卡身分(I-485)的案件。這樣的調動應該有可能的,因為在2007年7月和8月申請的30多萬份I-485調整身分案件,由於排期倒退多年而無法審核,現工作量已減少了許多。

四、從德州服務中心和尼布拉斯加服務中心調動多數處理工作許可證和回美證的審核員到有大量入籍申請案件的區域辦公室。這兩個服務中心基本上已處理完成大多數於去年夏季因申請調整綠卡身分暴增而同時申請的此類案件。這一批暴增案要等一年才能申請延期,故預測未來不會再有類似因申請調整身分而附帶申請的此類案件。

職業移民調整身分(I-485)的申請只能在有簽證配額且超過勞工紙遞交所發優先日期的情形下才可遞件,若不需遞交勞工紙的案件,則為向移民局遞交職業移民(I-140)的日期。去年夏天I-485的暴增已對大多數職業移民類別的簽證配額造成積壓,也就是不僅正在審核的案件無法予以裁決,且未來的幾年可申請調整身分的案件也會減少。

五、調動多數因去夏暴增案件處理核發收據的辦事員來辦理入籍案件的行政工作。據我們所知,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期望在2008年1月完成收據核發的工作。

六、與聯邦調查局一起配合分派更多的職員來處理聯邦調查局的名字調查,尤其是入籍的案件。用2007年7月30日起申請人遞交的增額規費,移民局應該有經濟能力聘用更多職員來調查處理文件上的工作確定申請人的身分。

西裔是美國最大和成長最快的少數民族,且他們在美國出生的子女在未來有資格投票。此次即將到來的選舉,他們若感到不公平地被剝奪了選舉權,未來即使共和黨努力要爭回他們,也不太容易。

 

 

本文作者有25年以上的移民法經驗﹐律師事務所設在紐約市。於1977年在克利夫蘭-馬歇爾法學院得到最佳法律寫作的 Sidney A. Levine獎,並在許多族裔報紙投稿刊登移民專欄﹐如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巴基斯坦之聲﹐Muhasha 和 OCS日文報。他曾在民事法庭以移民專家的身份出庭作證﹐並在1985年因保護人權受到臺灣政府的表揚。他的文章" 布希總統臨時工人計畫與相關待審立法之分析“是著名移民刊物出版社-Interpreter Releases在美國移民律師協會2004年年會上的頭條文章﹐還有他以從未被任何法庭裁決過的法律問題在第二巡迴上訴法庭以”首地國際公司對抗移民局”勝訴﹐並成功地挑戰移民局40多年來根據模糊的標準撤銷已經批准的移民簽證申請的政策。可惜﹐由於執政黨在2004年的情報改革法案特別針對首地國際公司案件﹐使它作為先例的價值為期不久。

此文章2008年李亞倫律師事務所版權所有

 

以上提供資料乃屬一般性質,可能不適用於個案實情或情況,此資料不該解釋為法律建議,亦不屬李亞倫律師事務所職務,也無因此建立律師與客戶的關係。
2003-2012 年李亞倫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